盛夏时节,走进宣恩县万寨乡中台村中药材种植基地,山峦叠翠,满眼绿茵,成片的黄精长势喜人,工人们忙着清除杂草,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黄精长得怎么样?日常的管护、病虫害防治有没有人来指导?”在中药材基地,该县纪检监察干部正在向负责人详细了解职能部门履职情况和产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黄精是被誉为“金疙瘩”的中药材,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近年来,该县将中药材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之一,发展种植面积共计14.79万亩。
为护航特色产业发展,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定位,将特色产业发展纳入日常监督工作重点内容,整合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深入田间地头、种植基地、加工车间一线,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座谈、查阅台账等方式,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乡村振兴资金安排、项目审批实施等情况开展全链条监督检查,以精准有效的监督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多、资金多、受益面广,容易滋生“蝇贪蚁腐”。为此,该县纪委监委紧扣人、财、物、权等监督重点,加强与巡察、审计、财政等部门的协作联动,通过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联合检查、线索移送等机制,严查快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惠农补贴资金、侵害群众利益等阻碍特色产业发展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同时,该县纪委监委积极拓宽监督渠道,依托来信、来访、数字乡村平台等载体,广泛收集制约特色产业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并对收集到的技术服务保障不到位、惠民惠农政策宣传不到位等问题,通过开展约谈提醒、制发提醒提示函、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等方式,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拧紧责任链条,确保特色产业高效发展,群众稳产增收。
截至目前,该县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共开展监督检查5轮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1个。
“我们将针对特色产业领域各环节、各方面持续开展精准监督、跟进监督,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压紧压实部门职责,以强有力的监督护航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